向风而行
帅气潇洒的货机副驾程霄正驾驶飞机,穿过气流颠簸时丝毫不慌,她出色的驾驶水平不仅被同航班五星机长老蔡赞赏,另一位坐在后排的副驾驶宋宋也充满敬佩。同时,在另一架鹭航客机上,以极度严苛出名的机长兼飞行部副部长顾南亭正驾驶飞机,飞行部部长江韬也作为另一名机长坐在后排。
货运部部长老蔡顾及他带领的飞行员的心情,因此没有提前把鹭航架构调整的消息告诉大家。一路见证程霄成长的老蔡也就此决定退休,程霄一时心情低落,只好在机库跟她相伴多年的退役货运飞机告别。程霄随几名货运飞行员,包括好友宋宋一起参加客运部的群体面试,等待公司新的工作分配,程霄简历十分漂亮,各项数据证明能力出众。
在面试中,带着假发套又努力收腹的夏至难掩她活泼搞笑的本质,与传统空姐的优雅知性毫不相干,是否录取她也成为了难题,客舱经理艾佳提出近年来空乘们离职率高,抗压能力低,夏至的阳光乐天是难得的品质,最终李语珩和夏至都被成功录取,分配到艾佳手下进行培训,正式开始了乘务员的旅程。
刻苦训练的程霄被当作了标杆,其他的飞行员们叫苦不迭。与此同时,外国学员的不断挑衅也激怒了程霄,中外双方约定模拟机比试,如果外方学员输了,需要道歉,如果程霄输了就接受双倍惩罚。于是程霄又开始了加倍训练,但因疲劳过度加上来例假,在教室昏睡过去,顾南亭发现后立即将程霄送去医院。
驴得水
一群“品行不端”却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教师,从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了一所学校。学校待遇惨淡、生活艰苦,但老师们都自得其乐,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。然而教育部特派员要来突击检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宁,因为学校有一位“驴得水老师”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。就在所有人都担心丑事即将败露的时候,一个神奇天才的出现拯救了大家,然而谁能料到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。
情境设置先声夺人,高山滚鼓愈演愈神,演员爆发很准确,电影真的好看。
从话剧舞台到大银幕,《驴得水》经过五年剧本打磨、上百场表演磨砺,品质扎实,精彩巧妙的故事、不落俗套的笑点、无可挑剔的表演,令观众交口称赞。
这部电影难能可贵之处在于,让我们看到国产喜剧电影更多的可能性,喜剧电影并非只能是一路哈哈哈,也可以做到有态度、有思考,看得笑声之后,心口好像被打了一拳。
分界线
下岗工人马冬生(张国强饰)因为女儿马瑾突然得重症,蒙面抢劫了一家“黑店”。这家店的老板李兵当年曾强暴过马冬生的徒弟,负责此案的刑警队长于超(何冰饰)竟是熟人。但是这起案件却带出了一桩贪腐案件和制贩毒大案。李兵的姐夫副市长陈子韬千方百计地想掩盖真相,甚至制造出让人顶包的闹剧。不料,马冬生没有就此逃脱,他以匿名信的方式,向于超揭露了这个阴谋,并承诺自己会投案自首。
随着案件的侦破,于超意识到犯罪嫌疑人就是马冬生,同时也弄清了马瑾的病因实为一个制贩毒团伙的“人体试验”所致,被陈子韬控制的市公安局副局长谭季平,充当了“保护伞”。然而,于超的恪尽职守的品格也感动了马冬生,他选择了自首,这也是于超留给他最后的机会。
第八个嫌疑人
一九九五年,广东发生一起大型武装劫钞案,一辆银行运钞车被五名持枪匪徒抢劫,损失高达一千五百万,三名押钞员更在事件中丧生。事件震惊全国,公安局马上成立专案组,以王守月(林家栋饰)和何蓝(张颂文饰)为首的刑警迅速搜证,成功掌握五名抢匪去向并逐一拘捕。叫人意外的是,抢匪供出案件背后的真正策划者,竟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陈信文(大鹏饰)及其堂弟陈欣年(孙阳饰)。
陈信文和陈欣年功败垂成,踏上逃亡之路,从此人间蒸发。时间一晃二十一年,当年的案件早已淡出大众的视野,王守月也从公安局退休。然而,一条寻常不过的视频上出现的一个模糊身影,却让他重燃破案的希望。王守月只身前往边境城市,寻找视频中的“陌生人”。最后的正邪对决,在二十一年后正式展开。
长安三万里
安史之乱爆发后数年,吐蕃大军攻打西南。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,长安岌岌可危。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。
该片提供了一次绝佳的让孩子们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,值得被全国的孩子们看到。该片采用了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来展现高适、李白等唐朝诗人的故事,拉近了观众与他们之间的距离,观影感受非常棒。该片符合视觉化呈现非常精彩,其中《将进酒》的场景是介于梦和现实的呈现该片充满诗意和诚意,想象奇绝,画面瑰丽,是一部传播中国文化的佳作。该片让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史诗。该片呈现出一场绝美的文化穿越之旅。
该片对于诗人的刻画倾向于世俗化、真实化,这是一个个在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人,他们的人物形象不该出于刻板印象,而是应该以诗歌为标尺、以史实为参考。该片扑面而来的就是一份浓烈的家国情怀。每一位诗人的个性迥异、命运多舛,但背后都是对于家国天下、黎民苍生的深沉责任。这些才子之间的友情,也因为诗歌而变得更加绚烂,更因为时代动荡而愈发情比金坚。
该片的走红,反映出的是当下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需求和高度认可。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,如何继承和发展自身的文化特色,对于每个国家和民族来说都是一个重要课题。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来说,他们正在寻找那些能够触动心灵、富有深度和内涵的艺术作品。该片以其深入人心的故事和精美的视觉呈现,呈现出了中华文化的深度和魅力,满足了观众对于精神消费的需求,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。
在高适和李白的成败、进退、取舍、得失中,观众看到了现实生活的影子,从而对人生、命运等话题产生思考。创作者没有局限于诗人的一己悲欢,而是通过讲述诗人的人生经历,铺陈出整个历史的发展历程。高适和李白这两个人物如同两段不同声部的旋律,奏响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交织互动、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的复调旋律。影片开篇,年轻的李白向着天地的高呼道尽影片贯穿始终的精神实质:对于家国情怀的赞颂、爱国主义的高扬、中华文化的坚守。该片以“唐风、壮美、诗意、考究”为关键词,通过细致入微的考据工作和天马行空的大胆想象,将最先进的数字电影技术融汇于国画造景写意的水墨与色彩中,把这些唐诗名篇转化为前所未见的颜色盛宴、视觉特效和镜头语言,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。该片的题材选取和故事写作突破了动画电影领域的固有局限,该片让观众看到,动画电影不仅可以指向未来、神话、玄幻、科幻或现实,更可以指向真实、硬核的家国情怀与历史文化。这种创新意味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考据历史、构思情节、创造人物、打磨剧本,以保证大到重大历史事件,小到歌姬头上一个发簪的呈现都要符合历史真实。该片为观众营造了一个真实立体的历史想象空间,讲述了一段真挚感人的历史人物故事。从这个角度看,该片拓宽了动画电影的边界。
该片带给观众书本之外的思考。观影前,观众难免对杜甫、高适、李白等人有诗圣、边塞诗人、谪仙人等刻板印象。而该片恰恰展示了教科书之外的多面性:杜甫幼年时期活泼可爱、青年时期朝气蓬勃;高适除了提笔能写诗,也凭着高家枪法驰骋沙场;而李白,除了鲜衣怒马、仗剑天涯,也有入世的曲折、出世的无奈和暮年的颓唐。观众喜欢唐代,也喜欢李白,但了解、喜爱的不能仅仅是片面、扁形的朝代和人物,更要了解一个有血有肉、立体生动的全貌。
该片的精彩之处,并不止于塑造了一个真实又富有魅力的李白形象,而是用动画电影的形式呈现李白和高适一生相交的动人往事,和他们与杜甫、王维等大唐群星的盛世风华,以及诗歌与文化的无穷魅力。